五一期间,天一来了北京游玩。我们一共游玩了四天,总共去了七个景点。虽然说不上有多特别,但总比假期一直宅着好。

Day 1:圆明园、颐和园

第一天我们去了圆明园和颐和园。早上在学校吃完早饭后,就出发了。首先坐公交车去了圆明园,从东门进。虽然是五一假期,但是感觉人也并不是特别多。

圆明园其实先前去过好几次,但每次都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。这次也差不多,大水法还在,黄花阵还是那个迷宫,其他地方嘛……像个普通绿地公园。所以每次来这里,好像只是为了说「我来过」,而不是为了真的看什么。

然后感觉就像是逛公园一般,一直走着,走到了西门。路上聊了聊天,感觉也还不错。出了西门后,我们去了颐和园东门附近的面馆里吃面。然后就去了颐和园。

颐和园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。我们先是爬了万寿山,然后绕着昆明湖走了大半圈,从南门绕了出去。

晚上,我们去了五棵松,看相声演出。其实本想看德云社的,但没票了,于是找到了五棵松的「嘻哈包袱铺」。路上还看到了禁止马车的标识,感觉还挺新奇。后来坐公交车时,上了400外后,司机还问我们到哪里。感觉他的口音挺重,我回答「五棵松」后,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,于是直接刷卡了。后来才明白400外有两班车,他的这辆车不到五棵松。于是又悻悻地下了车。

禁止马车的标识

五棵松真的挺繁华,有着不少live house以及酒吧。不过感觉布局有些复杂,像个迷宫一般。我们找了几十分钟才找到那家店。考虑到性价比,我们还是去吃了麦当劳。还看到两个人玩邦邦卡组的《黑白双翼》。偷拍他们时还被发现了,其中一个人还朝我比了个V,有点尴尬。相声演出整体比预期好,虽然演员不是那种「名角」,但节奏挺稳,包袱也不冷场。

Day 2:王府井、国家博物馆

第二天的原计划就是去国家博物馆。不过我们的预约票是中午的,还得解决午饭问题。于是我们先去了王府井。不过我们都不喜欢逛街,在喜悦购物中心地下二层稍微看了下二次元周边,就去吃了炸酱面。虽说这是北京特色,但感觉就是素面加了点酱和蔬菜,价格还不便宜,味道也就那样。

吃完饭便就去了国家博物馆。路上分流管制之类非常麻烦,到处都不让通行,也不知道是图什么。我们用了一点trick,从一些小巷里穿过,躲开了管制。博物馆主题本身就不吸引我,尤其是文物类,感觉拍照不如看高清图,看展又不如读维基百科。相比之下,科技展至少能让我多停留几秒。由于昨天走了不少路,今天稍微走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下。

晚上去吃了涮肉,味道感觉还可以。吃完后就回到了寝室。

Day 3:动物园、798艺术区

其实原计划是今天去故宫,但由于没抢到票,只能作罢。

上午去了北京动物园。其实我对多数动物都没什么兴趣,不过感觉企鹅确实挺可爱。到了企鹅馆后,发现只有三只企鹅,并且许多地方还在施工,有些失望。

中午在动物园门口吃了兰州拉面,然后去了798艺术区。下了地铁我才发现先前我来过,但当时是看MyGO!!!!!联动的快闪店。如果说昨天的国家博物馆是传统艺术,那么这里是现代艺术。不过感觉这里的艺术有些后现代主义的味道,有些超出我的认知范围。

墙边的涂鸦

对我而言,我比较喜欢的艺术就是干净、整齐、有序。而这里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一些不规则的形状,或者是一些看似随意的涂鸦。虽然我知道这可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,但确实欣赏不来。

晚上吃了牛肉面,然后看了《幽灵公主》。其实本来想看剧场版《孤独摇滚(上)》,但天一觉得剧情和电视动画《孤独摇滚!》差不多,所以就没去。我感觉《幽灵公主》的节奏挺快,结局还带着一些不确定性,有种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的感觉。

Day 4:十三陵

最后一天去了十三陵。我对古建筑也没什么兴趣,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。我们先去了长陵,然后去了定陵,最后去了神道。中午没东西吃,甚至吃了泡面。今天还尝试了一下OSM,感觉标注非常详细,甚至还有等高线之类的。但是公交导航真的不行。

看着那些石碑与广场,倒不是觉得有多庄严,而是有种「到此一游」的空洞感——似乎建筑的气势,与历史的沉重,并未真正在我心中留痕。

定陵明楼内的「圣号碑」

神道大门

晚上在北航吃了顿饭。然后本想去五棵松的「響·Livehouse」,但是花的时间可能有点多,并且时间也不早了,于是就没去,在寝室里玩了一会儿。

总结

这几天下来,感觉真的很累。印象最深的,自然还是相声以及看的《幽灵公主》。其实我们也没安排多「高级」的活动,更多只是为了走出去看看。说不上收获了什么,但至少比窝在寝室里打游戏强多了。天气不错,同行的朋友也不错,就够了。